【常態開放參觀】
僅限:1樓大廳、展示區
【兩廳院售票系統】
端點:週二至週日 12:00-20:00可取/購票。
【實驗劇場】、【藝文空間】、【排練場】
平常供租借團體使用,
欲參觀請事先預約,
將提供免費導覽服務。
【行走歷史洪流的 牯嶺街小劇場】
原址於日據時期(西元1906年)建置成為木造官舍。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後,是為台北市警察局「第七分局」,並於1954年擴建完成為三層樓建築體。至1993年,因應行政區劃法的調整,警察局名稱先後再更易為「古亭分局」及「中正二分局」。目前1樓劇場後方仍保留三間拘留室應合此「紀念性建築物」之名。該幢建物不同於鄰近格局方整的屋舍,它的大門朝西北,掃視著區域地帶可能出現的任何威脅,作為殖民帝國的監控之眼。光復後,在很長的時間裡,仍以警察局之名繼續扮演著國家權力具體而微的象徵。
清朝時期,牯嶺街一帶位於台北府城南門以外,往來臺北城與古亭庄,會經過此區域。日據時期,為了紀念第5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1843-1915)命名該區域為佐久間町。1945年台灣光復後,居住牯嶺街一帶的日據時期高階官員在返日之前,由於放不下身段另謀它職,遂販賣家當、處理多餘的物品(不難想像這其中包括價值不菲的書籍等)來籌措生活所需費用。自此,牯嶺街漸趨發展為以集中舊書攤集市而聞名的街道。迄1972年,台北市政府為了整頓交通與美化市容將牯嶺街的舊書攤拆除,留下的舊書店也愈顯稀少,爾今已難以在牯嶺街上想見當時情狀。
1995年,「中正二分局」遷至重慶南路與南海路的現址,原址經藝文界人士奔走爭取,台北市政府乃於1996年將該址規劃為藝文劇場。至1998年台北市政府新聞處將「中正二分局小劇場」委託民間藝文團隊營運管理,為國內唯一定位為前衛劇場之表演場所,亦為台北市首件閒置空間再利用案例。1999年,新聞處移交該業務予輔成立之台北市文化局,賡續市產空間委外政策。並於2001年,再易名為「牯嶺街小劇場」。
2005年7月,非營利文化組織「身體氣象館(Body Phase Studio)」邀集劇場工作者、戲劇學者、經營管理學者、建築師、藝術行政者等十人,組成「小劇場共同營運實行委員會」,接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的委託,依照獨力經營、自負盈虧的合約條件,開始負責牯嶺街小劇場(Guling Street Avant-garde Theatre, GLT)的經營管理。針對小劇場在整體文化脈絡上的影響與軌跡審慎思索,致力將劇場充分歸位於「前衛的表演藝術」、「實驗的跨界藝術」、「創意的形式藝術」,並於逐漸穩固的狀態中,促進時代精神的匯聚、互動、發聲,以展現真正的文化公共性。
今天,牯嶺街小劇場是國內外劇場工作者的集匯之心,具體落實成為人文藝術共生與融合的創意據點,馳名亞洲。
「牯嶺街小劇場」歷年來營運管理團隊:
1998~2001 台北市小劇場聯盟
2001~2005 如果兒童劇團
2005~迄今 身體氣象館
No reviews yet. Be the first to add a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