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in Station - Taichung, Taiwan

高鐵台中站,俗稱高鐵烏日站,位於台灣臺中市烏日區,為台灣高速鐵路的鐵路車站,是中臺灣第一個設置的高鐵站,亦是全線第二大站,位置在全線正中央。本站與臺灣鐵路管理局臺中線新烏日車站共站,目前兩者間有室內人行通道相連接,未來與臺中捷運台中高鐵站共站後,成為中台灣第一座三鐵共構車站,三者間也將有室內人行通道相連接。歷史 2006年10月24日正式啟用。 2007年1月5日高鐵「板橋-左營」段通車,開始停靠列車。車站構造本站與其他高鐵站相比尚有一大特色,由於周邊環境屬尚未開發完全的高鐵特定區,目前此地缺乏熱鬧市集與集合商場,但是站內有許多知名連鎖餐飲與伴手禮店進駐,因此假日站內常聚集不少特地來此消費的人潮。本站是一個站內兩座島式月台、六條路線的高架車站,其中正中央的兩條為沒有設置月台的通過線,該通過線主要用途為列車回送,與其他車站通過線不一樣(因為其他車站通過線主要用途為讓不停靠該站的班次快速通過,而且列車回送時間一般都在週五及週日,所以該通過線也極少使用)。車站總基地面積約35,626坪,站體長420公尺、寬50公尺、高30公尺,總樓地板面積33,363坪,是所有高鐵站中規模最大者,並與臺鐵新烏日車站共站;站內亦有許多餐廳、速食業者及禮品店,也不定期會有品牌或公司於高鐵站內舉辦活動或推銷,加上車站旁的大台中國際會展中心不時會舉辦各種展覽。月台配置車站樓層車站出口台中站共設有10個出口,其中出口1號至4號位於車站二樓,出口5號至7號在車站一樓,另有一個無編號出口,主要往返車站廣場、汽機車停車場、公共運輸候車區及轉運站及其他周邊設施。在各個車站出口,均設有指示牌顯示出口周邊的建築物及設施列表。無編號出口台鐵新烏日車站1A - 第一停車場(小客車、機車停車場)、臨停接送區1B - 第一停車場(小客車、機車停車場)、臨停接送區第一停車場(汽機車停車場)車站廣場南側4A - 車站廣場北側4B - 車站廣場北側第一停車場(小客車、機車停車場)、公車臨停彎客運轉運站、公車臨停彎第二停車場(計程車排班區)、第三停車場(小客車停車場)、第四停車場(機車停車場). [read more]

臺中車站(亦稱臺中火車站)為臺灣鐵路管理局臺中線的鐵路車站,新站體坐落於東區新-{庄}--{里}-、唯地址仍登錄舊站之中區綠川里,附近有多家公路客運、國道客運業者設站,多數市區公車路線亦於此處停靠,是臺中都會區極為重要的交通轉運樞紐。現今站房屋頂構造外型貌似蝴蝶展翅,頂樓高37公尺,約12層樓高,是臺灣站體最高的鐵路車站。車站構造臺中車站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的高架車站,車站結構採開放式,講究通風和照明,因此不需配備空調,是臺灣首座開放式建築的火車站。車站設有計程車、公車轉運站和商店,二樓是大廳及穿堂,三樓則設有島式月臺二座(第一、二月臺)、側式月臺一座(第三月臺)合計五股道。目前尚有第二階段工程進行中,包含轉運站區、部分月臺、站前廣場、及第二代站房轉型等工程。臺中新站月臺配置以復興路側(舊後站)起編,第一月臺為南下列車,與舊站從建國路側(舊前站)起編,第一月臺為北上列車完全不同,1A對應舊站的2B,1B對應 2A,第2A月臺對應舊站第1月臺並以二期工程增設2B、3月臺。月臺配置車站樓層車站出口出口1(臨時)經臨時通道連結原前站出口,出口2、3位於車站東側,出口4位於車站北端,無障礙電梯位於出口1、3。 出口1:建國路(經臨時通道)出口2:復興路、建國路(經臨時通道)出口3:復興路、建國路(經臨時通道)出口4:復興路(行李房)歷史臺中車站於日治時期明治38年(1905年)設立,第一代「臺中停車場」位在橘町三丁目22番地(今日車站的西南側),是日式木造建築,首任站長為塚澤力太郎。明治41年(1908年)4月20日,臺灣縱貫鐵路全線通車,站區興建火車頭的機關庫,站內設臺北保線區臺中派出所,同年10月在臺中公園舉行通車典禮,日本皇室閑院宮載仁親王來臺參加,湖心亭即是當時為慶祝鐵道開通所建。明治44年(1911年)臺中進行市區改正都市計畫,形塑了今日站前街道輪廓,也因為都市的發展,舊站房逐漸不敷使用而進行重建。大正6年(1917年)3月31日,第二代「臺中驛」完工,由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工務課設計,車站主體為紅磚造,屋頂為洋式木構造,月台則為鑄鐵構造,與總督府(今總統府)同為「後期文藝復興風格」辰野式建築。同年9月,車站外緣木造迴廊完工,基座、柱頭、及橫樑接頭均有裝飾,入口處亦有雙柱等變化。隨後在大正12年(1923年)4月皇太子裕仁(後為昭和天皇)抵臺中巡視,官員、民眾於車站列隊歡迎。昭和10年臺灣中部發生地震,站房嚴重受損,二次大戰時亦在空襲中受損。此外,昔日曾有臺糖鐵路中南線行駛至南投,後來停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