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k - Taiwan, page #146

集賢環保公園與三重區自然公園是相鄰的一整片綠地,位於三重區集賢路與五華街口,介於三重區與蘆洲區交界處,其中環保公園佔地約3. 69公頃,自然公園佔地1. 06公頃,合計4. 75公頃,大於三重區綜合體育場,是新北市三蘆地區市區範圍內最大的綠地,並將成為三蘆地區的中央公園。歷史演變三重區自然公園原本即為三重市區內規畫的三號公園,緊鄰溪美大排,興建於1994年5月,目前仍由新北市政府管轄,尚未交由三重區公所管轄。集賢環保公園這塊地原規劃要興建垃圾轉運站及變電所,但此處為重陽重劃區,因當地居民發出反對聲浪,且當地居民缺乏運動空間,三重區公所反映眾多里民多次陳情反應,最後決定整頓這塊地,地面層的綠地成為運動休閒場所,地下層為密閉空間,三重市公所保證在零污染下才會興建負壓式地下垃圾轉運站,其中變電所一案,經附近居民於2008年8月5日透過立法委員李俊毅協調,台電於2008年8月28日以輸電字第09708004601回函答覆暫停仁義變電所工程及電纜管路工程等相關作業。垃圾轉運站一案,三重自2010年起實施垃圾處理費隨袋徵收後,垃圾處理量已經大量減少,新北市府會以垃圾直送八里焚化爐為長遠考量進行規劃。集賢環保公園於2009年正式開始闢建,歷經110個工作天於2010年1月底完工,經驗收完畢後於3月20日啟用。設施集賢環保公園運動設施籃球場紅土跑道槌球場足球場組合遊具體健設施 三重市自然公園涼亭人行步道廁所. [read more]

溪湖糖廠是一座位於臺灣彰化縣溪湖鎮的製糖工廠,曾是1950年代後彰化縣境內唯一維持常態性運轉的糖廠;已於2002年停止製糖業務,並轉型為觀光園區。歷史1919年,地方仕紳辜顯榮出資成立「大和製糖會社」。1920年,與日本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合併,工廠取名為「溪湖製糖所」。1945年,戰後,政府當局暫時接管,命名為「臺灣糖業接管委員會溪湖糖廠」。1946年5月,臺灣糖業公司成立。1950年,更名為「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臺中總廠溪湖糖廠」。1950年10月,因應各糖廠內部需求,公司由上海引進設備;成立「溪湖糖廠油漆工廠」。1954年,併入溪洲糖廠及彰化糖廠。1969年,臺中總廠因原料供應問題遭撤銷,改為由總公司接管,此時名為「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溪湖糖廠」。1974年起,耗費三年擴建廠房,預計提高單日壓榨量至4000噸。1984年,油漆工廠移轉至臺糖福利總會經營,並改名「福糖油漆塗料廠」。2002年3月8日,溪湖製糖工廠正式結束製糖業務。2002年6月16日,觀光小火車正式開始營運。2002年年底,福糖油漆塗料廠結束營運。2005年,溪湖糖廠成為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臺中區處。2007年12月9日,346號蒸氣機車修復完成,再度開始行駛於觀光路線。歷任廠長現況溪湖糖廠已於2002年年7月停止製糖,廠區後轉型為觀光文化園區,並透過文建會積極向聯合國國際工業遺產保存委員會爭取列入「世界工業遺產」名單。園區內設有文物館、蒸氣火車展示館、觀光彩繪小火車、製糖工廠、冰品部、烤肉區等。現由臺灣糖業公司臺中區處管轄(該單位之辦公室位於廠內,其轄區包括原臺中糖廠、月眉糖廠、埔里副產加工廠等)。糖廠設施製糖工廠為廠區最具價值之資產,其高大煙囪為糖廠的精神象徵。自1921年開始運作後,每年產出品質優良的砂糖,其利潤為早期臺灣社會賺進大量外匯。1976年後,成為臺灣單日壓榨量最高的製糖工廠。隨著國際糖價趨向低落,並配合政策調整,於2002年7月1日起停止製糖。廠房內部設施保存良好;原先製糖用的壓榨機、鍋爐、分蜜機等,經規劃及整理後,有專人負責導覽解說及維修的工作。例假日免費開放遊客參觀並有提供播放相關影片。鐵路設施其軌距為762毫米,約為國際標準軌距的一半,而臺灣地區稱一半為「五分仔」,因此又稱「五分車」。路線 員林線 王功線、王功複線 大排沙線 牛稠子線 田中線、二林線(南北平行預備線的一部分) 水尾線、水尾延長線現況觀光小火車的車廂是由過去運輸甘蔗的車輛改裝而成,其列車以346號蒸汽機車或日立牌內燃機車牽引。列車自溪湖糖廠行至濁水站後調頭折返,來回全程約七公里、歷時約五十分鐘。隨車配有一名導覽解說員為遊客進行講解;路線兩旁有許多在地特有農產,如葡萄、花椰菜、韭菜等。為目前有觀光五分車行駛的糖廠之一(溪湖糖廠、蒜頭糖廠、烏樹林糖廠、新營糖廠及橋頭糖廠)。. [read more]

墾丁國家公園是台灣在戰後時期第一個成立的國家公園,成立於1984年,隸屬內政部營建署,下設管理處。全境位於屏東縣、臺灣本島最南端的恆春半島,陸地面積約18,084公頃,海域面積約15,206公頃,合計近33,290公頃,園區南北長約24公里,東西寬約24公里,全境屬熱帶,為臺灣熱門觀光勝地之一。歷史「墾丁」本義為「開墾的壯丁」。清領時期光緒三年(1877年)官方設置招墾局,募得粵籍客家人在此搭寮墾荒,得名為墾丁藔。《恆春縣志》亦記載墾丁庄為「客番雜居」(客家人與原住民雜居)的村落;另外亦有同治年間開墾之說法。墾丁寮舊址在大尖石山山麓,本只是個小地名,今日一般指墾丁路夜市(仍在大尖石山下)。由於後來成為國家公園名,亦常泛指整個恆春半島觀光地區。恆春半島成立國家公園之計畫在日治時期即有學者提倡。在臺灣最早的大屯、新高阿里山、次高太魯閣三處國立公園成立之前,1936年4月臺北帝國大學地質學教授早坂一郎在其論文《臺灣の國立公園》中,認為既存的新高阿里山、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皆為大同小異的山-{岳}-地帶,主張應於大日本帝國唯一的熱帶地恆春半島增設國立公園,範圍為臺東與屏東一線以南全部區域、包括大武山等高山。同年2月5日《臺灣日日新報》的專欄中臺北帝國大學幾任教授亦附和之,認為大武山至恆春方面由姥姑石形成的丘陵為「一種獨特的景觀與風致」,另外亦有四重溪溫泉與琉球嶼,成立「相當大規模的國立公園並非不可能」。現今之墾丁國家公園於1982年9月1日公告計畫,但範圍僅恆春鎮及附近海域、不含高山。稍後1984年1月1日成立管理處,為臺灣戰後第一個國家公園。大武山附近區域則於1988年1月13日成立大武山自然保留區、琉球嶼則劃入大鵬灣國家風景區。地理環境墾丁國家公園位於臺灣本島最南端的恆春半島,三面環海,東面太平洋,西鄰台灣海峽,南瀕巴士海峽。陸地範圍西邊包括龜山向南至紅柴之台地崖與海濱地帶,南部包括龍鑾潭南面之貓鼻頭、南灣、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鵝鑾鼻、東沿太平洋岸經佳樂水,北至南仁山區。海域範圍包括南灣海域及龜山經貓鼻頭、鵝鑾鼻北至南仁灣間,距海岸一公里內的海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