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k - Taiwan, page #143

福和橋,是臺灣一座連結台北市中正區和文山區與新北市永和區、跨越新店溪的橋樑,於1973年通車,由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公館圓環,銜接基隆路與新北市林森路與成功路一段,是雙和地區與公館、信義商圈之間重要的聯絡橋樑。興建沿革1960年代始,台北市政府與台灣省政府早已研計議興建橋樑從台北市公館跨越新店溪到臺北縣的永和鎮。台北市改制後,決定以省市合作的方式完成<ref name="1970-01-07/聯合報/06版/">1970-01-07/聯合報/06版。當年計劃福和橋,係配合台北市當時已進行的基隆路開拓計劃,引導永和方向的車流經過福和橋經過基隆路,轉入麥帥公路到達基隆,使台北市鬧區之交通較為順暢,並且疏導中正橋早已擁擠的車流。1970年4月,台北市政府與台灣省政府決定橋樑工程委託中華顧問工程司設計,其中台北市方向的銜接道路由台北市新建工程處負責辦理,而台北縣永和鎮方向的銜接工程由台灣省公共工程局辦理。1973年10月,福和橋通車。1973年7月16日開始徵收車輛通行費。基隆路拓寬後於1985年再予整建。1993年,停止徵收車輛通行費。數據由於新店溪此處河道寬達600公尺,故福和橋較原本永和連接台北市的中正橋為長。1974年當時興建的福和橋長880公尺,寬20公尺,引道長290公尺,永和端引橋及引道長300公尺,共長1,408公尺,分別設有快車道、慢車道及人行道各兩線。1985年整建後,福和橋的寬度增加為39公尺,並採20跨19墩、45公尺的標準跨,為變斷面 PCI 梁。鄰近設施臺北市端基隆路高架道路寶藏巖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 新北市端福和運動公園新北市永和國民運動中心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新北市立福和國民中學新北市立永和國民中學. [read more]

鯉魚山,俗名卑南山,原名鰲魚山,是一座位於中華民國臺灣臺東縣臺東市市區的丘陵,標高75公尺,設有1. 7公里長的鯉魚山步道,為全國步道系統中的區域級步道,屬東部步道系統中的關山、鹿野、卑南及台東子系統,由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知本工作站管轄;臺東縣政府亦有規劃鯉魚山公園、鯉魚山風景區。由於位於市區,周圍無其他較高的山峰,因此視野良好,可俯瞰臺東市區,以及北側卑南族聖山都蘭山,以及東側外海的綠島,為臺東市著名的旅遊景點,亦是臺東市區最大的綠地。地理鯉魚山為卑南山礫岩所組成的海蝕遺留殘丘,卑南山礫岩分布於卑南山台地、卑南溪東岸以及鹿野溪口北岸,由片岩、板岩、變質砂岩、變質基性火成岩、砂岩等組成,東側以卑南山斷層與利吉混同層接觸;由於鯉魚山地質與北側貓山的差異,被認為與東岸的卑南山斷層不同,而被認為是卑南山受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擠壓的過程中,向南延伸的沉積物。鯉魚山因與卑南山台地擦撞,而產生向西南傾沒的背斜狀小丘;後北側卑南山受海岸山脈推擠往內陸移動,而鯉魚山則留在原地,因此成為孤立在沖積扇上的丘陵;西側土質疏鬆,經常發生崩塌,而東側岩塊則較堅硬。由於四周無其他較高山峰,鯉魚山於背嶺觀景台附近設有點號E084的一等三角點、一等衛星控制點;另有臺灣省政府圖根補點,但在2007年修築步道時遺失,僅剩中央研究院設的地殼變動基準點;鯉首觀景台則有臺東縣政府圖根點、四等控制點,老樹休憩區觀景台則有臺東縣政府精密導線點。. [read more]